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。那些從未被生活打敗的母親,堅定地站在孩子的身后,不僅哺育了子女,更展示出人性的光輝。無(wú)論是體操界“你未痊愈我不敢老”的丘索維金娜,為孩子康復捐出自己部分肝臟的“暴走媽媽”,還是嚴重缺水的甘肅定西,每天要用一碗水解決一家孩子洗臉問(wèn)題的家庭主婦,或是為了女兒的“挪威森林”種植楷樹(shù)的舒平,都在告訴世人,為人之母,不僅能呵護家庭,更當得了好榜樣!這是2017年3月4日,在肯尼亞北部馬薩比特郡的杜拉查村,薩迪亞背著(zhù)水桶走在回家的路上。薩迪亞和丈夫瓦里奧以及三個(gè)孩子生活在肯尼亞北部馬薩比特郡的杜拉查村。這里是肯尼亞干旱最嚴重的地區。村里沒(méi)有水井,一切用水只能拿水桶去2.5公里外的水站背回來(lái)。薩迪亞每天去水站兩次,總共步行約10公里,背水40升。薩迪亞和丈夫盼望著(zhù)送子女上學(xué),走出鄉村。薩迪亞說(shuō):“盡管生活艱難,但我們至少不應該失去希望?!?新華社記者潘思危攝
母親的姿態(tài)[組圖]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 2017-05-13 15:05:32 | 來(lái)源: 新華社 | | 責任編輯: 楊楠
直接點(diǎn)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(pán)'←' '→'鍵翻頁(y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