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術(shù)修1925年生,河北省遵化市人。戚輝 攝1944年3月參加縣財聯(lián)科工作,負責給部隊征糧、征衣物、籌款。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(后黨組織關(guān)系丟失)。
牟永生1927年生,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人。戚輝 攝1945年5月參加灤盧支隊。曾參加在樂(lè )亭縣柴各莊伏擊日軍的戰斗,消滅日軍40多人。
劉 寬1926年生,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人。戚輝 攝1945年8月參加灤東警備團。曾和自己的班長(cháng)在灤縣火車(chē)站伏擊巡邏鐵路的鬼子,擊斃8人。
賀豐潤1927年生,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人。戚輝 攝1945年6月參加區小隊。后到冀東18團。一直在供給處工作,負責給部隊籌集衣物、彈藥、糧食等。
蔡壽康(已故)93歲,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人。董志宇 攝1942年參軍,原為國民革命軍第74軍57師171團迫炮連中士炮手,在湖南芷江、安江一帶抗擊日軍,參加了常德會(huì )戰等戰役。老人說(shuō),1943年11月常德會(huì )戰中,74軍57師8000人堅守常德城46天,頑強抗擊了日軍陸、空、坦的立體攻擊,在日軍猛烈炮火甚至釋放毒氣情況下仍死戰不退。老人記憶最深的是 “我打了好幾百炮哦,炸死的日軍就數不清了?!?945年,蔡壽康乘飛機去南京接受日軍投降。
胡興太93歲,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人。董志宇 攝1939年參軍,原屬?lài)窀锩娫?8師83團3營(yíng)機槍連,任機槍手,后編入中國遠征軍入緬與日寇作戰,參加了攻打龍陵等諸多惡戰。老人經(jīng)歷了野人山大潰敗,他說(shuō)他們團3600多人一仗打下來(lái)又走野人山,走了近7個(gè)月,最后走出來(lái)只剩下340人。他目睹了很多負傷的戰友在野人山絕望地自殺。后來(lái)他參加了滇緬大反攻。老人作戰勇敢,常常孤身一人偷襲日寇兵營(yíng),殺敵無(wú)數,被時(shí)任戰區總司令宋希濂稱(chēng)為“英雄”。老人說(shuō),他們當年江安縣一批出去的有486人,最后只有他一個(gè)人回家,其余的都被打死、餓死、病死在外頭。
劉興文(曾用名 劉官永)88歲,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人。董志宇 攝1943年3月參軍,原屬?lài)窀锩?6軍暫編57師(后為135師)師部衛生隊。1944年春,部隊出川,到湖北巴東、宜昌等地抗擊日軍。日本投降后,部隊到湖北沙市、荊州、荊門(mén)、宜城、江南等縣市收繳日軍的武器彈藥。
莫一菲88歲,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人。董志宇 攝1944年參軍,原屬?lài)窀锩姷?03師609團2營(yíng)6連。1944年,時(shí)在校讀初中三年級即將畢業(yè)的莫一菲,響應國民政府“知識青年從軍”的召喚棄筆從戎。當時(shí)他只有16歲不夠參軍年齡,便謊報至18歲;身高不夠,體檢量身高時(shí)便踮起腳尖通過(guò)體檢,實(shí)現了從軍報國的夙愿。他們南溪學(xué)生兵和同濟大學(xué)的幾百名學(xué)生大多分在隆昌集訓,集訓完畢正準備上戰場(chǎng)時(shí)日本宣布投降。老人說(shuō),國難當頭,是男兒就是要報國從軍,保家衛國我一點(diǎn)不后悔!
張世清92歲,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人。董志宇 攝1943年參軍,原屬?lài)窀锩姷?6軍運輸連。1943年壯丁入伍,步行三天三夜到重慶,分到76軍運輸連,駐重慶白市驛。駐扎下來(lái)就是訓練。1944年春,部隊出川,到湖北巴東、宜昌等地抗擊日軍。日本投降后,部隊到湖北沙市、荊州、荊門(mén)、宜城、江南等縣市收繳日軍的武器彈藥。1945年底,部隊進(jìn)駐陜西咸陽(yáng)。
李鳳榮1930年生,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人。戚輝 攝1945年2月參加冀東獨立團,在3營(yíng)當司號員,轉戰于灤縣、盧龍、遷安等地。曾參加盧龍紅花峪伏擊日軍的戰斗。
王福賢1930年生,天津市寧河縣人。戚輝 攝1945年6月參加縣大隊。一直在冀東地區活動(dòng)?,F老人因病失憶。
周丙友1925年生,河北省樂(lè )亭縣人。戚輝 攝1943年3月參加冀東12團5連,轉戰冀東鐵道線(xiàn)周邊地區。在與日軍作戰中,右臂被三八槍子彈打傷。